新闻详情
水泥库滑模的介绍
水泥库滑模是一种在水泥库建设等筒仓结构施工中广泛应用的施工技术。
一、滑模装置的组成部分
1. 模板系统
1. 包括模板、围圈和提升架。模板通常采用钢模板,其高度一般为 1.2 - 1.5 米左右,厚度根据具体设计要求而定。围圈主要是用来固定模板,保证模板的形状和位置,一般用槽钢或角钢制作。提升架是滑模装置的主要受力构件,它将模板系统和操作平台系统连接在一起,并且承受模板滑升过程中的全部荷载,其间距一般为 1.5 - 2.5 米。
2. 操作平台系统
1. 由主操作平台、辅助平台和内外吊架组成。主操作平台是施工人员进行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操作的主要场所,一般采用桁架结构,铺设有木板或钢板。辅助平台主要用于放置材料、设备等。内外吊架则用于检查混凝土质量、修补混凝土表面等工作,它悬挂在提升架上,可随着模板一起滑升。
3. 液压提升系统
1. 主要由液压千斤顶、支承杆、液压控制台和油路等组成。液压千斤顶是滑模提升的动力装置,常用的千斤顶起重量为 3 - 10 吨。支承杆一般采用直径为 25mm 的圆钢,它既是千斤顶爬升的轨道,又是滑模系统的支承构件。液压控制台控制千斤顶的同步提升,通过油路将液压油分配到各个千斤顶,保证滑模装置能够平稳、同步地上升。
二、滑模施工工艺流程
1. 滑模装置组装
1. 在水泥库基础顶面进行滑模装置的组装。首先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测量放线,确定提升架的位置,然后依次安装提升架、围圈和模板。在组装过程中,要注意保证各部件的连接牢固,模板的平整度和垂直度符合要求。
2. 初滑
1. 在滑模装置组装完成后,进行初滑。初滑的目的是检查滑模装置的性能,如液压系统是否正常、模板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是否合适等。初滑时,先在模板内浇筑 30 - 50cm 高的混凝土,然后启动液压千斤顶,使模板缓慢上升 3 - 5cm,观察混凝土的出模强度和滑模装置的运行情况。如果混凝土出模后不坍塌、不流淌,滑模装置运行平稳,说明初滑成功,可以进行正常的滑升。
3. 正常滑升
1. 正常滑升阶段,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浇筑高度一般为 20 - 30cm。在混凝土浇筑后,当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一般以混凝土出模强度达到 0.2 - 0.4MPa 为宜),启动液压千斤顶进行滑升。滑升速度要根据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气温等因素进行控制,一般为 15 - 30cm/h。在滑升过程中,要保证操作平台的水平度和模板的垂直度,通过在提升架上设置千斤顶高差控制系统来实现千斤顶的同步提升。
4. 末滑
1. 当水泥库滑模施工接近顶部时,进入末滑阶段。此时要放慢滑升速度,精确控制滑模的高度,以保证水泥库顶部结构的尺寸精度。在滑模装置滑升至设计高度后,对顶部进行处理,如进行混凝土封顶等操作。
5. 滑模装置拆除
1. 在水泥库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滑模装置。拆除顺序一般是先拆除液压提升系统,然后拆除操作平台系统,拆除模板系统。拆除后的部件要进行清理、保养,以备下次使用。
三、滑模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1. 混凝土质量控制
1. 混凝土的配合比要根据滑模施工的特点进行设计,要求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流动性和早期强度。在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上,水泥宜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粗骨料粒径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 30mm,细骨料宜选用中砂。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搅拌时间和搅拌质量,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注意分层浇筑的厚度和时间间隔,防止混凝土出现分层、离析等现象。
2. 滑模装置的垂直和水平控制
1. 为保证水泥库的垂直度,在滑模施工过程中要采用激光铅垂仪等仪器进行垂直测量控制。通过在操作平台上设置测点,定期测量模板的垂直度,并根据测量结果调整千斤顶的高差,保证模板的垂直偏差在允许范围内。同时,要控制操作平台的水平度,通过在操作平台上设置水平仪,观察平台的水平情况,利用千斤顶的高差控制系统来调整平台的水平度,防止平台倾斜导致滑模装置变形。
3. 混凝土表面质量控制
1. 由于滑模施工是连续进行的,混凝土表面容易出现拉裂、麻面等缺陷。为防止混凝土表面拉裂,要合理控制滑升速度,根据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和出模强度来调整滑升速度。对于混凝土表面麻面现象,要注意模板的清理和脱模剂的使用,保证模板表面光滑,脱模剂涂刷均匀。在混凝土出模后,要及时进行表面修整,如用抹子将表面抹平、压光等。